2024-03-20
春风十里,农事渐忙。放眼河东沃野、平阳大地,返青的麦苗长势正旺,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测墒情,讲技术、送服务,指导麦农开展春季麦田管理,共同为夺取夏粮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山西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供给充足,ag旗舰厅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迈出新步伐。2023年,粮食总产量295.6亿斤,平均亩产623.5斤,均创历史新高;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更加丰富,肉蛋奶总产量428.2万吨,水果、蔬菜产量分别达到1093.2万吨、1065.9万吨;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77元,同比增长8.3%。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科技赋能助力。2023年山西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良技在手 粮食生产捷报频传
“喂,党老师您好!我是临汾市尧都区吴村镇乔化村为民惠众合作社的王惠忠,我想问一下随着气温回升,麦田该咋管理,您能给指导一下吗?”“好的,我现在就去你们村看一下,最好是把种粮大户和技术人员都组织过来,咱们现场交流。”3月12日,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副所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党建友研究员接到了一个麦农的电话,结束通话后,他立即带领团队前往现场查看苗情,并叮嘱麦农:“要做好追肥浇水工作,促进麦苗早返青,提高春生分蘖成穗率,奠定稳产高产基础。”麦农王惠忠连连点头、不断感谢,“真是太好啦,专家随叫随到、服务到位,给我们吃了定心丸。”
从播下一粒种子,到变成沉甸甸的果实,作物一般要经历出苗、开花、灌浆、成熟等生长周期,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项措施都必须落实到位。每年年初,省农业农村厅就发布现代农业主推技术、主推标准、主推品种,为老百姓提供选择参考,目前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
今年春节假期刚结束,大范围寒潮雨雪天气影响山西省。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服务专队立即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小麦生产,3个服务专队分赴芮城、新绛、翼城、襄汾、霍州、浮山和太谷等县市区实地开展墒情苗情调查。同时,制定“山西冬小麦应对早春寒潮雨雪攻略”,运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第一时间将防范应对措施告知麦农和生产主体。近日,省植保中心又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对全省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发生趋势进行会商,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控。
科技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是粮食丰产增收的保障。多年来,山西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着力破解一批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技术瓶颈,不断为全省“三农”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山西省粮食产量分别在2013年、2020年、2022年先后跨过270亿斤、280亿斤、290亿斤三个台阶。2023年,山西省聚焦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组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粮食总产量达到295.6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吨粮田”“吨半粮田”等示范创建试点不断挖掘增产潜力。2023年山西省还启动5大类27项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新通过国家审定登记品种63个,入选国家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3个,全国最多。
在全省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长会议上,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京民表示,今年山西省将聚焦“稳粮保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三件大事”,扎实实施“粮食单产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增效、产业融合提效”等“九大工程”,省里还将组织启动绿色高效生产、特色农产品加工等5个领域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
良机配套 农业质效显著提升
农机一响,种地不慌。2023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803.5万千瓦,“互联网+”与农机化深度融合,加装北斗导航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3万余台。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6.1%,较2022年增长1.1个百分点。机械化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许多适宜丘陵山区耕整地机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谷子等特色杂粮生产机械的引进和研发,得到广大种植户的一致好评。
3月10日,运城市盐湖区姚孟街道陶上村的小麦田,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徐锐正在调配除草剂开展除草作业。伴随着机翼的嗡鸣声,两台植保无人机在小麦田中同时起飞作业,阵阵白雾均匀洒落,不到一个小时便完成了20余亩麦田的除草工作。在盐湖区福运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农机作业培训,讲解农机具操作使用、保养维修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专业知识。27家农机合作社目前已检修完成2000台(件)、培训1000余人次。
3月13日,在高平市马村普华园区工厂化育苗基地大棚,数万株种苗整齐排列在育苗床上,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为了提升育苗质量,基地对水质进行了净化处理,引进了自动化点播机、遥控喷淋系统和暖风设备,对育苗大棚内的温度、湿度进行智能化精准化控制。基地负责人韩国叶介绍说:“今年我们增加了500多平方米的黄瓜育苗棚,棚里增加了暖风机,还利用砖厂的余热来给棚里增加温度。”基地采取草炭灰、蛭石、珍珠岩配好比例,利用自动点播机实现了精准播种、覆土压实的全程自动化,保证育苗盘的每个穴孔精准播入。园区生产负责人张志明告诉记者:“我们以销定产,随产随销,每年可为市场提供优质种苗300余万株。”
推进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是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作出的重点部署,今年山西省将瞄准丘陵山区、设施农业等特色农业生产需求,扶持研发15项新型农机装备,建设93个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点。同时,进一步培育和壮大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等新型农机服务主体,继续开展全省农机示范社场户培育活动,将新认定省级农机示范合作社30个,机械化示范家庭农场10个,农机示范大户10个;加强智能化、标准化建设,建设智慧农机社会化服务区域中心试点20个,引导支持农机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托管,大力培育“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等新业态,加速推进山西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眼下,春耕春播已经开始,全省种子化肥农药储量充足、价格平稳,已检修农业机械数量2.9万台套,培训机手和修理工数量0.3万人次,做好了春耕春播准备。
良制助力 农民收益有效保障
优秀的“三农”成绩单背后,有良好制度设计的助力。
今年,山西省粮食生产高位再出发,要把粮油生产任务落实到村到田,在稳面积的基础上,全力挖潜增效、防灾减损,提高单产。同时,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加强生猪产能调控,统筹抓好牛羊禽生产,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食物消费需求。
山西省将按照全要素集成、分作物实施、整建制推动的思路,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带动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在同朔、忻定、上党、晋中盆地,创建玉米“吨粮田”;在晋南盆地小麦、玉米两茬种植区打造一批“吨半粮田”。遴选培育规模种粮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400个,带动提升单产水平。在阳高、原平、汾阳等20个县(市、区)实施整县整建制单产提升项目,开展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技术集成融合,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科技推广,关键在人。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用好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个“法宝”,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党建友就是一名科技特派员,长期服务浮山县小麦生产,在槐埝乡南西坡村建立示范基地50余亩,大力推广“旱地小麦一优四改绿色栽培技术”“冬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等,“面对面、手把手”培养乡土人才和“田秀才”,使浮山县小麦新技术推广率达到80%以上。他带领团队创新集成技术4项,其中“小麦产量品质同步提高抗逆栽培技术体系”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冬小麦—夏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是2023年农业农村部和山西省主推技术;制定省级地方标准9项,授权发明专利7项,育成小麦品种3个,这些技术和品种支撑全省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地膜覆盖在五台县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生产中存在的出苗不整齐、板结放苗投工大、作业速度慢、地膜难回收等难题一直困扰着当地农民,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玉米所所长张中东特派员和团队成员研究集成的以膜侧播种为核心技术的“膜侧播种艺机一体技术”有效解决了上述地膜覆盖中存在的问题。每亩可节约地膜20%,亩增产50公斤—100公斤。近年在五台县茹村、豆村等乡镇推广面积累计达20余万亩,帮助农民增收4000余万元。该技术连续五年被遴选为山西省农业生产主推技术。2019年,张中东作为科技特派员受到科学技术部通报表扬。
据山西农业大学社会服务部部长邢宝龙介绍,截至2023年底,学校共选派科技特派员5199人,他们围绕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出思路想点子,举办技术培训、创建引领示范、创新服务模式体系,提升基层科技人才能力,带动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垣曲县科技特派团提出的“谷子—油菜”轮作模式,经过近三年探索与推广,深受当地百姓认可。2023年“谷子—油菜”轮作模式种植3000余亩,增收油菜55万公斤、谷子30万公斤,农民增收500余万元。
今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水平”的目标,相信随着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山西省农民的收入将实现大幅增长,农民的生活也将“芝麻开花节节高”。
版权所有: 电话: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玄武湖 ICP备案编号: